信用动态

将诚信作为兴商兴业之本

        人无信不立,业无信不兴。诚信经营是自古以来就被看重的经商原则,也是商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石。然而,一些商业欺诈、制假售假、合同违法等商业失信行为的出现,严重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,损害了消费者的信任。

        近日,由商务部和北京市商务委共同举办的以“弘扬诚信理念,优化营商环境”为主题的2018年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启动,政府各部门、行业协会、百家诚信兴商倡议企业负责人参与到活动中,共同发布“诚信兴商倡议书”,为诚信经营作出承诺、建言献策。

      “信用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。商务部将商务诚信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,积极推动信用立法、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归集共享、完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、探索信用监管。”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副司长耿洪洲表示。

          在具体措施方面,耿洪洲提出,一是抓住重点行业,细化工作措施,对家政服务、服务贸易、外商投资、电子商务等4个重点行业领域的信用建设工作提出具体要求。二是抓好诚信试点,复制推广经验,指导上海、浙江等8个省市做好商务诚信建设试点工作,目前,已经建成7个商务信用公共服务平台。三是建立长效机制,开展联合惩戒,牵头制定内贸流通和家政服务行业两个联合奖惩备忘录,参与制定对外经济合作领域等30余个联合奖惩备忘录,加快建立商务领域诚信规则体系和联合奖惩机制。四是加强诚信宣传,营造良好氛围。将诚信宣传教育与相关行业管理工作相结合,实现宣传教育经常化、日常化、制度化。

          在公布的百家诚信兴商倡议企业名单中,既有同仁堂、北京稻香村、吴裕泰等老字号,也有京东、小米等新兴企业,多家企业参与进来并认真作出承诺,京东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自身关于诚信兴商的经验,迪卡侬公司面向全国消费者作出无限制退换货服务等六大承诺。

          目前,全国的“诚信兴商宣传月”活动已经陆续开展起来,并取得了初步成效。在北京,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依托“开放北京”公共信息服务平台,实施外资企业和服务业重点领域企业“双积分”信用管理新模式,目前,重点领域信用监管系统已归集3万余家外资企业的34.7万余条信息,今年还将继续扩大肉类、蔬菜追溯体系的覆盖范围。在重庆,25个领域建立信用“红黑名单”制度,目前在线红黑名单32.8万条,电子商务领域将采取措施规避大数据“杀熟”等行业乱象,线下百货商家也主动与国家级质检机构合作提升商品质量。在上海,“诚信兴商宣传月”重点关注了不合理低价游、欺骗性换汇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等领域。

         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,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,在百姓的衣、食、住、行等各领域,需加强行业监管,增强企业的诚信意识、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。专家表示,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,与各执法部门共同推动建立行业联合惩戒机制,让违法成本达到“高不可违”的水平;建议通过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打造信用体系平台,如中国经济信息社打造的“新华信用”国家级信用信息服务平台,在企业信用、行业信用、城市信用等领域提供智库、咨询、查询、发布等多项服务,对企业诚信经营进行监督。